>

高效率纯红光钙钛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

钙钛矿发光二极管(PeLED)的色域宽、饱和度高,在显示和照明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。然而,获得满足Rec. 2020标准的红色(620-650nm)发射PeLED一直是一项重大的挑战工作。虽然采用混合卤化物(Br/I)组分工程可以实现高色纯度红光PeLED,但在电场下出现严重的相分离现象,导致电致发光光谱稳定性差。



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负责人田建军教授设计了一种尺寸强限域CsPbI3量子点(尺寸~5nm),实现效率超高20%的纯红光(636nm)PeLED。该工作利用3-苯基-1-丙胺(PPA)和四丁基碘化铵(TBAI)对量子点表面的悬键进行修饰。其中,PPA增强了量子点的结构稳定性,并减小了电场诱导的斯塔克效应。TBAI钝化量子点表面缺陷,进而提升荧光量子产率(PLQY,85%),而且还降低了量子点的激子结合能,进而减少器件中的俄歇复合。通过UPS表征发现,这种双配体协同处理还提高了量子点价带顶的位置,从而降低器件中空穴注入发光层的壁垒,平衡器件器件的电荷注入。最终实现了一个最大外量子效率(EQE)为20.8%,最大亮度为3775 cd/m2,CIE坐标(0.703,0.297)的纯红光(636 nm)PeLED。此外,器件显示出稳定的电致发光光谱,运行寿命提升了5.6倍

该研究工作于2022年10月26日以“High-Efficiency Pure-Red Perovskite Quantum-Dot Light-Emitting Diodes”为题,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《Nano Letters》(影响因子12.262)上。田建军教授的博士生谢铭源、张晓宇教授的博士生郭洁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,田建军教授、张晓宇教授和储泽马博士为通讯作者。